節能、環保類產品,符合低碳經濟的大趨勢,兩者本應該合為一體,不應該成為對立面。如果一類新產品節能而不環保,或者環保而不節能,這顯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。
遺憾的是,很多產品陷入了悖論。打著"節能"的旗號,卻往往是以污染環境為代價,如節能燈、鉛酸電池回收;而打著"環保"的旗號,卻又是高耗能產業,最典型的是光伏。我們將這類產品稱之為"偽節能""偽環保"。
"偽節能""偽環保"產品和產業頗能迷惑人,因為在它大肆宣傳光彩的一面時,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灰色的另一面。
我們指出光伏、節能燈和鉛酸電池涉嫌"偽節能""偽環保",并非將這些產業全盤否定,而是通過詳細的案例,分析病灶,開出藥方,比如光伏產業。
多晶硅提煉過程中的耗能高于素有"電老虎"之稱的電解鋁,但正如記者文中所述,單位產值約是電解鋁的7倍。不過,多晶硅是典型的"兩頭在外"產業,中國企業從國外高價購買原料,在國內經過高耗能的生產制造環節后,再把光伏電池賣到國外,這等于消耗了中國的能源,卻為國外提供了"綠色電力",中國能源補貼全球。
"世界工廠"的定位,使中國的光伏產業被"高耗能"的咒語纏身,百口莫辯。要改變這種尷尬局面,必須要加快建設中國自己的光伏電站,讓生產制造環節的耗能,轉變為更多的清潔能源。
節能燈、鉛酸電池的問題,不在產品本身,而是在回收環節。單從產品而言,前者比普通燈泡節省了大量的能源,后者所驅動的車輛甚至根本就不產生尾氣。
不幸的是,節能燈、鉛酸電池的回收不力,嚴重影響了產品的效應。節能燈所含的汞,鉛酸電池所含的鉛、硫酸,如果不妥善處置,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。
單獨依靠企業自身力量,也許力有未逮。第一,回收網點必須遍布所有居住的社區;第二,廢品處置成本高昂,生產企業盡管意識到回收的必要性,但還是缺少積極性。
政府適時介入、提供財力扶持是非常必要的。因為一旦造成污染,最后還是動用公共財政進行治污,為何不將工作前置,在全社會建立一個廢棄污染物回收網絡,涵蓋各類電池、節能燈,以及其他可能污染環境的物品。公共財政既然已經斥巨資在全社會推廣節能燈,工作完全可以做得更細致,回收體系也完全可以建立健全。
類似"偽節能""偽環保"的產品還有很多,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各異,在此不能一一舉例。我們希望企業在宣傳自己產品"節能"時,多考慮一下"環保"的問題;同樣,在宣傳"環保"時,也請多考慮一下是否"節能"。
唯有如此,節能與環保方能并行不悖,綠色經濟可期。